生活就是政治,不談政治不會讓生活變好

Steven.C 史蒂芬
2 min readApr 14, 2019

--

▍什麼是政治?

一般人眼中的政治,是在電視上看到立委們在立院大吵特鬧,也可能是議員不顧人民權益,進行大規模的都市更新,「政治」因此被冠上黑暗、不法、勾當等多項罪名,讓人民望之卻步。在政治社會中分為兩種人,一種屬於樂觀派的人,整天對著電視東指西罵,但罵完後便繼續過著平穩安逸的生活;另一種是較為悲觀的人,他們對於政治已經感到冷感,甚至已經不再關心政治,而是在日常中怨天尤人。

▍政治存在的意義?

「政治是生活的一部份,不談政治就沒有好生活」

人民是政治中最重要的受眾,人民與政治可以說是互相依存的存在,當生活出了狀況問題,就需要法律、政治的協助,來幫助人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當政治已經不是為了人民而服務,已由特定族群的人所壟斷時,政治成了企業中的「財閥」,利用權勢及資金去創造更大的利益,而是去「為民服務」的初衷。

『政治』與『生活』

「人們往往都是生存危急之際才覺醒,方有實際的行動。」

回到前面提到的悲觀群眾選擇遠離政治,但這行為並不能帶來幸福安全。相反的,接近政治並非就是不幸及危險。因此人民應當先裝備自己,使自己具備基本的政治知識,使自己有能力去了解政治進而改變政治。人民要自強,然而自強的方式就是多和身邊的人對話,民要聊生,而不是一片抱怨和謾罵。生活就是政治,談談政治,然後再多想想,又何妨?

▍大學生之於政治

作為一位大學生,出現各大音樂祭及遊行集會可說是大學生的必經之事,每當參與這類活動時,我都會格外觀察身旁人,發現幾乎都是25–40歲之間的年輕人在參與這種活動,這些年輕人都是對於社會也些不滿,藉由音樂祭及遊行,找到跟自己有相同共鳴的夥伴,一同表達對社會的不滿。隨著社會的民主開放,這類的活動只會更多不會更少,立委、議員亦或是首長必須更聽取這類的心聲,去做出政策的改變,新世代的浪潮已經席捲而來,現在越來越多青年參政者出現在社會中,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心血投入在政治場域中,一同為「改變」這個社會。

「在此之後,我想我願意踏出自己小小的第一步。因為我慢慢看見有人和我不一樣;有人不放棄溝通,在失望之餘從不曾絕望。」-出自女人迷

--

--

Steven.C 史蒂芬

「熱衷於帶給社會正向影響」中山大學企管系x高醫大心理系學士- 商業思維學習者/DISC性格溝通學習者